“个人坐标”安全需加牢“两把锁”

  新修订、将于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明确将个人地理信息纳入法律保护,引发公众对个人地理信息安全的广泛关注。

  打开手机App,搜索附近的网约车、共享单车,或是查看周围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但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个人地理信息也被服务商获取使用。2016年12月腾讯宣布其定位服务日均调用量已突破500亿次,覆盖用户数6.8亿,相当于我国每个智能手机用户每天调用腾讯位置服务逾73次。“个人坐标”被频繁获取的背后暗藏着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可能导致用户被广告信息骚扰,甚至发生跟踪、抢劫等恶性事件。

  不得不说,目前个人地理信息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虽然在一些App的用户服务协议中,会询问用户是否同意提供地理信息,但有些用户并没注意到这些条款,且在不经意开启定位服务之后也不知道如何关闭;还有人随意授权服务商获取定位信息,“走到哪儿晒到哪儿”,主动将个人行踪公布于众,丝毫不把隐私保护当回事。其实,提升风险意识、加强自我防范,是个人地理信息安全保护的第一把“锁”,只有上好这把“锁”,才能让个人信息不再“裸奔”。用户不妨在安装软件时少些“允许”,及时关闭不需要的定位服务,减少不必要的信息泄露。

  一般来说,App只有取得用户的授权后,才可获取位置信息。但是,用户往往只能无奈选择授权,否则将被限制使用某些功能;甚至一些App不经用户同意,就默认获取个人地理信息。打车软件、地图导航、外卖团购等App通过获取位置信息来提供定制化服务,但一些理财、音乐、阅读类App也有同样要求,不免让人困惑。同时,公众担心这些被获取的地理信息能否得到安全保存和使用,毕竟一些服务商在保护个人地理信息方面的意识和投入都不够。这说明,如果个人无法阻止一些设备或应用对地理信息的随意获取和使用,就需要通过法律作出明确规定,倒逼服务商依法规范行为,加强日常安全防范。

  人们的行踪将由法律来守护,无疑为“个人坐标”又加了道锁。新规规定,“地理信息生产、使用单位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时,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将个人地理信息保护与相关法律紧密结合,把“法网”织密。首先,App在获取、收集、上传用户的定位信息时,须有严格的隐私数据管理和规范,不允许非法获取、使用个人地理信息。网络安全法规定,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其次,行政监督部门要依法履行监管职责。测绘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随机抽查机制,依法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再者,严惩侵犯个人地理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 “行踪轨迹”已被纳入刑法的保护公民个人信息之列,并规定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行踪轨迹信息50条以上即可入罪;侵害公民个人地理信息的行为,按规定最高可处一百万元的罚款。 对地理信息的开发利用能否走出一条坦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严控个人隐私的泄露风险。让“个人坐标”得到更好的保护,不仅应成为一个基本、广泛的共识,而且要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规则,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使信息社会的公民权利得到充分保障。